退休养老规划的六大思考
发表时间:2022-06-01 09:50:03 浏览次数:366
退休养老规划,是为保证客户在将来有一个自立、尊严、高品质的退休生活,而从现在开始积极实施的规划方案。
退休养老规划是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在将来拥有高品质的退休生活,而从现在开始进行的财富积累和资产规划。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退休养老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将会为人们幸福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具体的规划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适的年龄
通常情况下,上班族会在60岁退休,女性可能会更早一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退休对人们的心理、收入、生活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退休后日常收入的大幅度削减更加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为了平衡退休前后两段时期的不同生活,人们需要结合自身的财务、身体等状况,为自己确定一个理想的退休年龄。
二、合理安排退休生活
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在综合考虑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下,人们应该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进行恰当的评估和合理的安排。一方面要尽量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不能降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追求超标准生活。
三、生活费用
对退休后的生活,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期望,不同期望下所需要的费用也不尽相同。在制定个人退休计划时,对退休生活的期望应尽可能详细,并根据各个条目列出大概所需的费用,据此来估算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成本,在对自己退休以后想过的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再考虑自身已经准备了多少养老金,这些退休金能否满足自己设想的退休生活。
四、养老风险
1) 监护人风险
说起监护人,可能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而以往成年人的监护制度都是在成年人丧失意识能力后才启动,一经启动,由法院选任监护人,然后再由监护人执行监护职务。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先后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但是,法官难断家务事,家事法庭经常上演争夺当监护人或没人要当监护人的情形。
与此同时,当一个人老了,丧失行为能力,其民事行为和财产权力都将由监护人掌控。如果出现监护人违背被监护人的利益,或是因各种利益纠纷而导致缺乏监护人,那么即便人老了有再多的资产,不能变现,或是不能按自身意愿来支配,都无法享有一个有尊严的养老生活。这样的真实案例比比皆是,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澳门赌王何鸿燊以及中国慈善家李春平的真实故事,结局都是有大额资产但引起了无尽的纠纷。
值得欣慰的是,《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体内容是:“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这项新增的规定,大大提升对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所以建议事先以契约选定意定监护人,经过公证人公证,以防将来无法自主、丧失行为能力时选择最信任的人来自己的监护人。
2) 护理品质风险
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状况相当于20年前的日本,但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中国目前护理的护工还不够不专业,而日本护工(称为“介护福祉士”)通常需要专业资格。而养老的护理只是养老三阶段的一个阶段,(之前有也给大家写过养老的三个阶段)。
3) 现金流风险
养老金规划不是财产规划,而是现金流规划。因此考虑的核心是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是养老时期尊严的重要保证。
4) 传承风险
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高资产人士,都会涉及财富的传承。遗嘱、信托、保险是财富传承的三大重要工具。在遗嘱遭受质疑的诉讼案中,60%的遗嘱缺乏法律效力,被认证是“无效遗嘱。
五、来源渠道
随着投资理财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可供养老的资金渠道也日益增多。
一是社保养老金保险,每月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保养老金,等到退休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退休金。
二是企业年金保险,个人与企业固定提拨一笔钱用来投资累积养老金,退休后按规定方式支付。
三是商业保险,养老商业保险在设计上比较人性化,在领取时间上完全因人而变,可以挑选有实力的保险公司购买。
四是自筹退休金,自筹退休金主要是积蓄投资,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用,可以选择市场上合适的投资工具。
六、养老投资工具
在养老规划的工具选择上面,每个人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会有多种资产配置组合。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对于性格保守、安全感需求高的投资者来说来说,可以选择低风险的投资工具;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在理财规划师的指导下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工具的配置,来满足高品质的生活支出。